拥有高价值品牌的企业维护商誉会更加积极,但维权过头可能引起消费者反感。知名能量饮料 Monster Energy(魔爪)在美国市佔仅次红牛(RedBull),研发该能量饮的怪物饮料公司(Monster Beverage)近日传出与多人恐怖独立游戏《Dark Deception: Monsters & Mortals》开发者闹商标纠纷,原因正是「怪物」两字。

其实怪物饮料公司并非第一次这样搞,综合日媒 Automaton 报导,专利资讯平台 J-PlatPat 显示该公司曾在日本境内针对包括「Monster」(モンスター)的各种商标提出异议,目前确认至少 134 笔投诉。



怪物饮料公司的理由是「以上商标可能混淆消费者认知商品来源」,但日本专利局曾数度驳回异议,表示「不存在对商品来源产生混淆的可能性」,相关商标都可以维持现有状态。


多款以怪物为标题的热门游戏都遭殃,诸如《魔物猎人》系列(モンスターハンター)与《魔物猎人X》等等,《宝可梦》(ポケットモンスター,口袋怪兽)则特别针对《X·Y》和《太阳月亮》,怪物饮料的申诉理由是(节录自J-PlatPat):


在本件商标的构成中,明显标示「口袋怪兽」的文字部分,可以作爲独立的自他商品识别标识发挥作用,但由于该文字的称谓「口袋怪兽」过于冗长,在以简易迅速爲宗旨的商业交易场所中,很难总是将其看作是整体不可分割的文字部分,「口袋怪兽」或者「怪兽」的文字部分独立具备自他商品的识别功能。
于是,本件商标从「怪兽」(モンスター)的文字部分产生了「モンスター」的称呼和「怪兽、怪物、モンスター」的概念。



简而言之,怪兽饮料公司主张《宝可梦》游戏名称自代三种怪物的概念,在「怪兽」的字面上与魔爪「Monster Energy」商标一致,可能会导致接触《宝可梦》的消费者误信为怪物饮料家族的商标之一,或者混淆该商品(宝可梦)是与商标申请人(怪物饮料)有某种关係的人或业务相关的商品,从而可能对商品的来源产生混淆。



除了卡普空广大的《魔物猎人系列》,怪物一词经常出现在日本海外其他游戏中。2019年,Ubisoft 宣布将开发一款神话冒险 ARPG《Gods & Monsters》,但遭到怪物饮料公司反对,两造纠纷经 3 度开庭仍悬而未决,Ubisoft 为了不再瞎耗而让步,宣布更名《Immortals Fenyx Rising》(芬尼克斯传说)。



能量饮料除了与电竞、电玩游戏密切相关,也与运动赛事调性相近,怪物饮料公司不是专找电玩的碴,曾对 NBA 多伦多暴龙队提出商标异议,理由是暴龙队 Logo 篮球上的爪痕与魔爪高度相似,恐让人误信二者存在经济关係。



进去看看
 

《新枫之谷》全球首位296等玩家诞生!花100天仅升1等 「微睡」熬出深黑眼圈
你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
发表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